当前位置: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(中专部) > 学校新闻
学校新闻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,人民的利益始终是放在首位的,为政之道,以顺民心为本,以厚民生为本,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旗帜上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就决定了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。党员干部要始终锚定这个定位,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,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,才能不断创造得到人民认可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。
决策用权当常怀敬畏
手中有权,当常怀敬畏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,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人民、当为民所用,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时时以“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”的态度决策用权。
心中有敬畏,脚下有定力。广大党员干部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善于把握规律,因时因地制宜,坚持守正创新,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慎重决策用权,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新的赶考之路,努力向历史、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。
实实在在为党和人民干事
正确的政绩观,离不开一个“实”字。不管是摸清客观实际还是把握群众需求,都要求领导干部多到现场看、多见具体事、多听群众说,增强群众感情、站稳人民立场。如此,才能精准把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的实事;也才能沉下心来,不计较个人功名,多做为后人作铺垫、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好事,以兢兢业业的努力,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。
群众工作贵在做深做实
落实到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中,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注意倾听群众意见,弄清楚群众最关心什么、最需要什么,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着力点;深入扎根群众,团结依靠群众,善于发挥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。只要树立正确政绩观,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,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,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,党心民心就会更加凝聚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就一定能行稳致远。
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
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干部任职有期限,但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无限的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。要在任期内更好造福人民,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,正确处理“大我”和“小我”的关系,正确处理长远利益、整体利益和短期利益、局部利益的关系。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,要求领导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,稳扎稳打向前走,过了一山再登一峰,跨过一沟再越一壑,积跬步以至千里,多做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事。
锤炼好作风 争做实干家
反对形式主义,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、群众路线重要法宝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、调查研究优良传统……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,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。我们党就是靠持续弘扬这些传统和作风,不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,创造人间奇迹,赢得人民信任。党员干部要自觉赓续光荣传统、发扬优良作风,实字当头、以干为先,不务虚功、不图虚名,真正做到重实际、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。
多想一想“合不合法” 多问一问“依不依规”
不作为、乱作为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,尤其是乱作为,有时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。乱作为的根子,在于错误的政绩观。杜绝乱作为,要靠广大党员、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同时也要强化法治思维,坚持依法用权,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。
以钉钉子精神干事创业
发扬钉钉子精神,须有迎难而上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发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,面对新形势新挑战,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,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,不犹豫、不观望;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,不推诿、不逃避;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,不畏缩、不躲闪。发扬钉钉子精神,还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,不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动摇,不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气馁。
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
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,需要坚持问题导向,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,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什么是好事实事,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。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实际、深入基层,了解群众所思所想、所愿所盼,才能找到排忧解难、为民造福的着力点,做到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
崇尚实干 狠抓落实
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,就要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、为民造福上,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、为自己升迁铺路;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、求实效上,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,热衷于口号式、表态式、包装式落实;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、着眼长远、打好基础上,而不是盲目攀比、竭泽而渔。
实干才能出实绩
领导干部从政,成就事业、作出政绩是正当追求,关键在于追求的是怎样的政绩。比如推进城镇化,是下定决心啃硬骨头,在“人的城镇化”上绵绵用力、久久为功;还是追求规模盲目“摊大饼”,用光鲜的“面子”掩盖问题和矛盾,不同的选择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政绩观。
实干才能出实绩。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,是优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底色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领导干部只有坚持“实”字当头、“干”字为先,才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。
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
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新发展理念,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,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,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、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,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。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,弄清新发展理念所要求的政绩是什么样的,进而强化使命担当,找准发展路径。同时,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,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贯彻新发展理念。
学会“十个指头弹钢琴”
“弹钢琴”是一个巧妙的比喻。一架钢琴有88个琴键,要使得它弹奏出美妙的乐曲,就得讲究主次、先后和轻重,这与处理矛盾的过程异曲同工。按照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,具体到一地一事,都要具体分析,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。如此才能把工作分出主次、任务区别缓急,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理出头绪。
干部心里要有本账
领导干部应该起到带头作用,引领全民脚踏实地、一往无前,同时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,实打实的工作,做出一番成绩。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基层,一切工作来源于人民,一切工作为了人民,应该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,清正廉洁,交给群众们一份美丽的答卷。
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郑州公办中专学校也一定会继续努力,好好培养学校的党员们,把他们培养成成熟稳重、负责任、能堪重任的优秀党员,以后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能想起人民,为人民服务,对人民负责1,起好党员的带头作用。
本文来源:河南省大中专学校联合招生网https://www.hnszzxx.com/ 本文标题:党员干部如何坚持正确政绩观?人民日报这些评论必读 本文地址:http://zzcsjr.hnszzxx.com/news/itemid-18327.shtml上一篇:
下一篇: